我的网络生活和网络朋友
http://www.sina.com.cn
2001年01月31日10:31 江南晚报
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,一个稍有现代意识的人都免不了会和电脑有“染”,更何况一天到晚都要与文字信息打交道的诗人、作家们呢!我由于右眼已失明,左眼视力也很弱,所以,对电脑可谓又爱又恨,坐在电脑前二十分钟不动,必然头晕目眩,眼压升高,只能两者取其一,要么关闭电脑,要么闭目养神。前年我才开始学习电脑,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上网这回事,仅仅将它作为一台打字机使用而已,而且五笔字型学了就忘。在单位里,我是极少数几个未通过计算机考级的人。
我有一批诗人、小说家朋友,他们中不少人是网迷,经常在我耳边嘀咕,他该有个“伊妹儿”,上上网,发发帖子,聊聊天,还可以下载自己喜欢的作品和信息。后来他们又强制性地给我申办了一个免费电子信箱,并把信箱地址告诉了我,没过几天,我就把它搞忘了,所以至今也未打开过我的信箱,更别说回信了,估计他们都在背后骂我。
在苏州,经常一块碰头的几个朋友,像画家刘越、王绪斌、评论家林舟、诗人苏野、臧北、曾飞鸣等等,空了我就找他们玩。为了改造我这个电脑盲,他们先是让我玩简单的电脑翻牌,然后就诱导我上网,刘越甚至就在我单位门口开办了一个网吧,什么搜狐、雅虎、网易、新浪……把我脑子都搞大了。好了,接下来,我在单位里,只要头头不在,手上又没事,立马就到网上一游,先看最新的体育新闻,然后是文化类网站,再像个小偷翻墙去光顾一下朋友的“家”(自己制作的网页),读读他们的近作,又招呼不打一个抬腿走人。有一次,在一个朋友的网页上,看到他在文章里引了一串我早年的诗,虽然大意是对的,但句式却很古怪,把我读傻了眼,最后,忍不住哈哈大笑。虽然我的这些朋友平时联系很少,有的相距千里甚至远隔重洋,但只要轻轻一击鼠标,我就能见到他们,互致问候,享受友情。
在网上我已获得了最初的欢乐。去年以来,受朋友之约,我甚至挂了几个网络刊物的编委、评委,但我的理智时时提醒我:快快打住,紧闭双目,不要上瘾。所以我至今没有再申办一个自己的“伊妹儿”,网上的时间相加,可能不超过50小时,严格地说,我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民。虽说有时候一踏进朋友的家门会像个发烧友,吼上一句“上网吧,到敌人后方去,把鬼子消灭尽”。
在我的同事和朋友中,我应该算是最后知道“网事”的人,而且所涉不深。现在撞得深的朋友大有人在。最近我给诗人韩东打电话,他母亲告诉我,他已连续几个晚上都泡在网吧里,连拷机都懒得回。但也有例外,不久前,我约了小说家马原去上海体育场看歌剧《阿伊达》,我们有14年没见面了,一碰头免不了谈起“网事”,他说至今还不习惯用电脑写作,几年前,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,至今都没有打开过。呜呼哀哉!我的朋友马原九十年代的沉默与他的不通“网事”同样让人觉得匪夷所思。(小海)
|